2026上海国际公务船舶及水域安全展览会
时间:2026年5月7-9日 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参展联系人:杨俊 电话:13526037676(手机同微)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联合主办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茂国际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战略合作媒体
央视总台上海站 新华网 中国应急管理报
第一财经 中国交通广播
合作媒体:
应急装备之家 上海安全生产杂志 消防界
中国消防网 易安网 《劳动保护》
河姆渡 中安网 警用装备网
政府采购信息网 特种装备网 应安网
无人机网 无人系统网 中国AGV网
复材新天地 公共安全装备网 中国采招网
弘德网 安坊商盟网 人民应急
亿欧网 中国制造网 航空产业网
人工智能网 跨国采购网 展讯网
博览会信息:
展会主题: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展会日期:2026年5月7-9日
展会名称: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
展会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展会简称: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
展出面积:10万平米
英文名称:Yangtze River Delta International Emergency Disaster Reduction & Rescue Expo
(简称:EDRR)
博览会背景:
为认真贯彻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落实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推进长三角地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促进应急管理国内外交流合作,营造全社会关心应急、支持应急、参与应急的浓厚氛围, 经长三角主要领导会谈商定,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江苏省应急管理厅、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安徽省应急管理厅联合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合作举办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简称“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
2020年10月12日,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明确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是长三角应急管理协同发展八大机制之一,签订《关于合作举办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的备忘录》;2021年1月,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列入《上海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2月,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列入“国家长三办重点协同项目”;2021年5月,在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联合举办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2021年8月,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列入《上海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项.
为何参展:
第三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现场81,612位专业观众,17场会议论坛,100,000平米展示面积,凝聚产业全渠道能量
2026预计展会规模:
展出面积100,000平米 展商800家 观众80,000人次
展品范围:
(一)海上灾难预警和救援
1.海上救援装备:公务船艇(巡逻执法船、救助打捞船、引航船、救援艇、环境监测船、消防船等)、船舶配套装备(导航与通信设备、船用动力与新能源、武器与执法装备、探测与监测设备、消防设备等)、船用救生装备(包括救生艇、救生筏、救助艇、救生衣、救生圈、救生浮具、抛绳器、潜水装备、通讯装置及信号设备等)、深海潜水机器人、水上及水下机器
人、应急照明、应急电力等;
2.监测预警:风险预警监测系统及设备、航运保障、雷达预警、气象监测、卫星通信、自组网、应急指挥系统、水下扫测等;
3.海上溢油处置及防污染:溢油回收设备(回收船、收油机、吸油毡等)、处理剂(分散剂、凝油剂等)、围油栏、多光谱相机、监测仪等;
(二)洪涝灾害预警和救援
1..防汛排涝装备:工程抢险排水车、潜水泵及移动泵车、排涝机器人、沙袋、防汛板、防渗挡水材料等;
2、应急抢险装备:应急舟船、冲锋舟、橡皮艇、抛投器、破拆工具、抢险泵、应急电力、应急照明;
3.救生器材:救生衣、救生圈、救生浮板、救生绳、水上安全带、潜水装备、呼吸器、氧气瓶、手套、防护服、反光马甲、雨衣、安全帽、救灾帐篷等;
4.监测预警系统及设备:水利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水环境监测自动化系统、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系统、物联网传感器、形变监测类设备、雷达水位监测和预警、气象监测、防雷产品、卫星通信、自组网、应急指挥系统、水下扫测等;
(三)产业服务及培训
1.产业服务及培训:保险、投融资、水域安全类培训服务及检测认证、维修与保养服务等。
政策驱动:国家“十四五”应急体系首次将“水域救援”列为重大工程;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叠加,带来 3000+ 亿元装备升级市场。灾害倒逼:全球气候异常导致台风-洪涝-风暴潮链式灾害频发,2020-2024 年中国沿海共启动Ⅱ级以上海上应急响应 57 次。
极端天气:多地发生暴雨、短时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防汛救灾形势严峻复杂。
产业集聚:长三角船舶工业产值占全国 46%,应急产业规模突破 1.2 万亿元,拥有最完整的采购、金融、维修、培训配套。
国际窗口: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 13 年全球第一,背靠长江经济带,辐射亚太航运、油气开发、风电运维三大市场。